你的購物車現在是空的!
最近香港溫度不停上下跳,直到現在才終於穩定下來,只是4月的溫度已經讓眾多香港人忍不住開冷氣了。不過各位是否有留意到上班時長時間在冷氣房,下班回家也會在自己房間內大開空調,然後漸漸常感精神疲憊、沒精打采,甚至會出現鼻敏感及感冒的症狀。這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患上了「冷氣病」。
「冷氣病」亦被稱為「空調綜合症」,是近代興起的醫學名稱。顧名思義,是指一個人長時間在冷氣環境下活動而產生一系列不適的徵狀,如感精神疲憊、沒精打采、反覆出現鼻敏感或感冒症狀;渾身關節痠痛,尤其以後頸和肩背部更為嚴重。
不論商場還是辦公室都會長開冷氣系統,人們經常在炎熱及冷凍溫差大的地方進出,加上長期在密不透風的空調環境下容易被寒氣影響而吹出「冷氣病」,原來「冷氣病」於中西醫角度有所根據,而且症狀亦與感冒相似,到底為何會有「冷氣病」的出現?如何可以預防抑或改善?

西醫
在西醫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冷氣病」其實有兩種原因:
首先低溫以及溫差過大,容易誘發人體的過敏症症狀,因為長期在低溫之下會刺激呼吸道的系統例如鼻腔,氣管等等,有潛在過敏體質的人一旦長期在空調環境工作就容易出現流鼻水、打噴嚏、咳嗽等症狀。
而長時間在低溫的環境也會影響身體的運作,因為體內的微血管會收縮,新陳代謝也會減慢,並影響循環及消化的功能,所以才會造成人們精神疲憊、無精打采。

中醫
而在中醫的角度上來看,「冷氣病」的出現是與六邪中的「寒邪」有關。
六邪源自自然氣候,包括風、寒、暑、濕、燥、熱。當這些六氣過度影響人體時,就會形成邪氣,長期處於空調低溫環境中,寒邪容易侵入人體,消耗陽氣,導致風寒症狀和肌肉酸痛。
而「冷氣病」也與陰暑有關。中醫認為在夏天受熱後突然受寒會造成陰暑。當人體毛孔因高溫而擴張時,突然置身於低溫環境中,毛孔收縮,導致體內熱氣難以散去,同時受風寒影響,引起身體不適感。
此外,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且久坐不動容易積聚濕氣,喜歡食用生冷食物更容易加重濕邪入侵,形成濕重體質。然而,皮膚情況則相反,因為冷氣容易使皮膚表層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發癢等不適症狀。

冷氣機
由於辦公室以及公共場所等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冷氣機亦不是經常清潔的話就容易有微生物及病毒細菌的滋生,造成病原體在密封空間傳播,例如細菌感染類疾病例如金黃葡萄球菌、芽孢桿菌、黴菌等等會造成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另外冷氣機容易暗臟大量蟎蟲而引發呼吸道的過敏性反應例如流鼻水、咳嗽,甚至氣喘。
總結
冷氣病4大原因
1 溫差過大、身體溫度調節能力較差: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冷氣房,環境溫度驟降5度以上,身體周邊血管會收縮,使血壓升高;如果心血管功能不好,或身體無法快速適應低溫,容易引發頭痛、頭暈及身體痠痛
2 身體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身體長時間靜止不動又處於低溫環境時,血液循環會變差,導致頭痛、肩頸痠痛、腸胃不適等;如果冷風直接吹襲頭部、身體,症狀會更加嚴重。
3 病菌、過敏源多:在密閉的冷氣房中,因為空氣不流通,病菌容易在室內傳播,黴菌、灰塵等過敏源也無法流通。
4 空氣乾燥:冷氣房濕度低,容易導致皮膚乾燥、搔癢及眼睛乾澀。
誰容易患上「冷氣病」?
·敏感體質人士
·濕重體質人士
·長坐人士
·中老年人
·血液循環不良人士
減低患上機率的方法: 散寒(用薑)、袪濕、增進血液循環等。
日常預防「冷氣病」小貼士
.多添保暖的衣服,特別是肩頸的位置
.不要直吹冷氣,建議加添冷氣擋風板
.放一杯水在旁邊增加環境濕度以免皮膚過乾
.在冷氣房可以戴上口罩舒緩呼吸道的不適
.定期清洗冷氣濾網
.如果剛從炎熱的地方進入室內避免立即開冷氣,先讓身體慢慢降溫適應冷氣